今天是: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
郑州皮肤网
您的位置:首页 >> 康乐园 >> 百味人生 >> 新闻内容
  • 散文:欧阳修,北宋天空中最亮的星
  • 供稿:长安君    发布日期:2022/1/5    选择字号:


  • 10月中旬的新郑市,天高云淡,山明水秀,满目葱茏。城西12公里有一宁静祥和的小村名欧阳寺村,一代文宗欧阳修就长眠于此。

    资料显示,欧阳修乃江西永丰人,字永叔号醉翁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史学家。因在去世后获赠太子太师、赐号文忠,后人又称他“文忠公”。熙宁八年(1075年),经神宗皇帝批准葬于新郑县旌贤乡刘村,即今天的新郑市辛店镇欧阳寺村。


    (一)

    站在“欧阳文忠公园”门前广场,秋日的阳光虽然有些刺眼,却也给人带来了些许暖意。

    眼前是一处三开间古典建筑,高耸的红色墙,亮闪闪的琉璃瓦,还有一棵棵、一簇簇苍松翠柏,给人一种庄严神秘、凝重肃穆的感觉。大门东侧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枝干遒劲,枝叶扶疏,红红的小柿子密密匝匝、累累垂垂,像一枚枚小灯笼,令人眼前一亮,心生欢喜。

    进入公园大门,沿宽宽的甬道缓缓前行,道路两侧松柏挺立,郁郁葱葱。右侧前方有大片竹林,约有二三十公顷规模,远远观之,蓊蓊郁郁,如云似烟。在中原地区能够见到如此茂密、繁盛的竹林,幽深静谧,清新雅致,令人称奇,发人遐思。

    穿过祠堂正门,是一处十分宽敞的院落。一丛丛百日红、黄杨木排列成行,葳蕤婆娑,绿意盎然,两株广玉兰则是高大挺拔,枝繁叶茂,呈现出一派蓬勃向上、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    怀着一种虔敬之情走向“拜殿”,眼前的建筑红墙碧瓦、雕梁画栋、飞檐斗拱,生发出一股卓尔不凡的气势。两侧立柱上有黑底金字的楹联,上联为“一代文宗欧阳修道胜文自至”,下联为“参知政事文忠公直谏持正义”,高度评价了欧阳修一生的卓越功绩和秉公执政、心系百姓的为政之道。

    大殿正中有欧阳修塑像,只见他头戴文士帽,身披红纱袍,鼻直口方,苍髯如戟,给人留下一种刚正不阿、浩气凛然的印象。

    静静地伫立于大殿门前,向这位先贤深深地鞠了三个躬,以表达内心的尊崇与仰慕之情。自幼爱好文字,熟读《醉翁亭记》、《秋声赋》,如今偶像当前,自然心潮激荡,感慨万千。

    走进墓园,两座高约5米、阔10米的土冢比肩而立,芳草如茵。据介绍,此为欧阳修和夫人薛氏之合葬墓。传说二人生前琴瑟和谐,夫妻恩爱,从墓葬形制上亦可看出一些“端倪”。

    陵墓四周环绕着块石砌成的围墙,色彩斑驳陆离,透露出一股浓浓的沧桑感。陵墓周围松柏蓊郁,竹林清幽,显得有些沉郁、落寞。间或可以听到喜鹊、麻雀和咕咕鸟的叫声,则展现出一股勃勃生机和希望。


    (二)

    祠堂东厢房有金石作品展览,展示欧阳修平生收藏的碑刻拓片、金石铭文等,线条硬朗,铁骨铮铮,读之令人刻骨铭心,自警自醒。

    正面墙壁有大文豪、诗人苏轼亲书之《醉翁亭记》全文。但见欧文生动活泼,婉转秀丽,道不尽滁州山川的美好,说不完内心那份款款深情。而苏轼书法则大气磅礴,汪洋恣肆,有一种自信豪迈、浪漫洒脱的气质。两者交相辉映,刚柔相济,相映成趣,遂成一曲余音绕梁、荡气回肠之千古绝唱。欧阳文忠经典佳作,东坡先生亲笔书丹,如此高端合作和神秘际遇,究竟需要在佛前烧多少炷香,才能实现?

    奇怪的是,再次品读《醉翁亭记》心中竟然生出一些异样之感。文中描写滁州一带自然景物幽深秀美,百姓生活和谐安宁,全文贯穿一个“乐”字,却也透露出一股非同寻常的信息。正当40岁盛年却自号“醉翁”,经常出游、饮少辄醉,则给人一种苦闷、颓废之感,这是为什么呢?

    资料显示,庆历五年(1045年)秋,时任宰相范仲淹因致力于改革弊政,损害诸多守旧官员及其家族利益,遭人妒忌诬陷被朝廷革去官职。性情耿直的欧阳修心中愤愤不平,毅然上书为其分辩,结果自己也受到连累,被贬到安徽滁州任职。

    《醉翁亭记》就写于这个时期。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份隐秘的痛苦和磨砺,《醉翁亭记》所体现的那份快乐和美好,才显得分外光彩夺目,有了更高的文学和美学价值。

    记得在步入祠堂正门时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通冷峻峭拔的石碑,“宋太师欧阳文忠公之墓”数个金色大字,显得高端大气,沉稳厚重。门厅西侧墙壁上有苏轼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等亲书之《祭欧阳文忠公文》碑刻,或气势磅礴或秀美典雅,即使是在光线昏暗的室内,也能让人顿生耳目一新之感。

    唐宋时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高潮迭起的时期,唐诗宋词、散文杂文都达到了很高水平。众所周知的唐宋八大家有六人身在宋朝,其他四人同时为一人撰文纪念,如此崇高哀荣谁能比肩?

    苏轼、苏辙、曾巩作为欧阳门生,赞扬恩师仕途坎坷、不忘初心,成就卓著堪比韩愈、司马迁,这并不奇怪。不过平日自视甚高之王安石,也称赞欧文宛如轻车骏马、疾若闪电、气势雄浑,那就只能说明欧阳先生道德文章确实是鹤立鸡群、高明得很呢。


       (三)

    漫步西厢房,阅览大量图片、文字和实物,对于欧阳修先生的坎坷人生有了更多了解,对他一生中的那些高光时刻印象极深。

    大凡中国人都读过《岳阳楼记》,记得“先天下之忧而忧、后天下之乐而乐”之千古名言,对于作者范仲淹也是耳熟能详。北宋庆历三年(1043年),就是欧阳修协助时任宰相范仲淹实施了“庆历新政”。宽简吏治、改革弊政、改进人民生活。发展农业生产、增强国防实力。力主改革科举、实行官吏考察。忠正耿直,为国计民生不惜犯颜直谏触怒君王。那份不避艰险、不畏强权、勇于担当、忧国忧民的情怀,深为世人所称颂。

    嘉祐二年(1057年)正月,欧阳修作为主考官主持礼部考试,当年竟有苏轼、苏辙、曾巩、程颢等多人得中进士。亿万炎黄子孙推崇景仰的名流大咖,竟然都成了他的门下弟子。中华上下五千年,何曾有人拥有如此辉煌履历和传奇人生?

    从政期间,欧阳修高举古文运动大旗,推动北宋诗文革新,革除晚唐五代以来浮靡文风。他主张"文以明道",从理论和创作两方面为诗文革新奠定基础,逐渐成为后世公认的北宋文坛领袖。所著散文、政论文,如《醉翁亭记》、《朋党论》等,一唱三叹不疾不徐,婉转明快条理清晰。所作诗词如《浣溪沙.湖上朱桥响画轮》、《诉衷情.清晨帘幕卷轻霜》等文辞优美,情真意切,至今读来依旧让人心向神往,怦然心动。

    欧阳修倾心于史学研究,与宋祁、范镇等人合修《新唐书》,编撰《新五代史》,文采笔法引人入胜,在史学界所获评价甚高。并且一个人能够在24史中独占两史,这在古今史学家中也是极为罕见的。

    欧阳修收集了上自周穆王、下至隋唐五代之金石遗文1000卷,并为它们写出了跋尾,从而开创了宋代乃至中国金石学这门新的学问。

    凡此种种功业政绩,学术成就,道德人品,拥有任何一项都足以令人流芳百世,名垂千古。


    漫步陵园,内心并无多少悲悯、沉重之感,油然而生的只是亲切、欣慰之情。似乎不是在拜谒一位家喻户晓的历史名人,而是访问一位心仪已久的长辈、导师和故人。假如世间真有“穿越”一说,我一定要去一趟大宋朝的仁宗时代,拜会一下欧阳修、苏轼、王安石、范仲淹、包拯等人,还有那位“令人讨厌”的司马光。如果说北宋是一个英才辈出、群星璀璨的时代,那么欧阳修就是当时天空中那颗最亮的星。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《河南思客》202112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