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初的一天,我们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城出发,前往我心仪已久的旅游圣地----喀纳斯。
早晨7时,布尔津的天空刚刚露出一缕嫣红的朝霞,当地的人们还在熟睡。我们乘旅游大巴,一路盘山而上,涌入我们眼前的是许多的牧场、沙漠、戈壁,还有大片的树林、成群的牛羊。
大约两小时后,旅游大巴停在了一片草原附近。这里周围都是山,中间是一片开阔的盆地,绿色的草场,幅员辽阔,充斥了我们的视野,在草地上有哈萨克人住的白色毡房,周围是成群的牛羊。导游说,这里号称是“上帝的高尔夫球场”。想想也是,对于在内地费尽心机建起的高尔夫球场来说,比起这里,的确是“小巫见大巫”了,而且这里是天然形成的,真得令我们羡慕不已。
上午10时,我们来到了喀纳斯景区大门口。据导游介绍,喀纳斯,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,湖面海拔1374米,面积44.78平方公里,湖水最深处达196米,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。喀纳斯,因为喀纳斯湖怪而名闻遐迩。我来新疆之后,也有无数的人向我介绍喀纳斯的神奇和美丽。如今,我终于来了,来拜访喀纳斯了。
乘上区间车,一路上,绿树成荫,周围有白桦树、白杨树、柳树、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。路的右侧是喀纳斯河,碧波荡漾,流水潺潺。据导游介绍,湖水可以随着季节,和每天的时辰,变幻着各种颜色,时而深灰,时而宝蓝,时而碧绿,给人一种如梦如诗的感觉。
一个小时后,我们终于来到湖区。一汪碧水,满目青山,闪现在我们眼前。天是碧蓝,湖是宝绿,阳光灿烂,青山叠翠。我们登上游船,遨游青山绿水之间,湖风吹来,碧波荡漾,满眼青翠,令人神清气爽,心旷神怡。
据导游介绍,曾经有游人多次发现湖区有巨大动物出现,并且相关视频还曾在CCTV播出。但是,对这种现象一直没有科学的解释。据说,在湖中生长着数种冷水鱼。这湖怪,也许是一种巨大的冷水鱼吧。此时,放眼四望,不见湖怪踪迹,心中也有些许失意与怅然。
下午13时,我们来到图瓦人家中进行拜访。主人用歌舞、葡萄干、哈密瓜、大枣来招待我们。图瓦人,是蒙古人的一支,在数百年前,因为战争,流落到新疆喀纳斯一带。早在800年前,成吉思汗西征路过喀纳斯湖时,就被喀纳斯湖的美景所吸引,亲自下马欢捧湖水,仰头痛饮。所以后人都把喀纳斯湖的水称作“王者之水”。
据介绍,目前图瓦人约有1000多人,分住在喀纳斯村、白哈巴村和图瓦村。他们除了养牛马之外,就是种土豆,不习惯种其它的蔬果。这里的冬天,从10月到来年4月,大雪封山,交通不便。因此,他们要储存许多的干草,作为牲畜的口粮。他们能歌善舞,善骑射,喜欢大口吃肉,大碗喝酒,保持着蒙古人豪爽、英武的气质。
下午14时,我们去登观鱼台。山坡上有许多的杂草,在秋天,变成了红色、黄色、橙色,还有绿色,色彩斑斓,分为美丽。漫步草丛,可以听到“丝丝丝”的声音,拍打草丛,跳出了几只蚂蚱。登上观景楼,眼前群峰叠嶂,喀纳斯河、喀纳斯湖,就掩映在峡谷之中。北侧,则是北疆著名的禾木草原,那里有无边的牧场,成群的牛羊。湖光山色,如诗如画,置身其中,令人如痴如醉。
大约在下午17时,旅游大巴停在了月亮湾。我们从公路沿台阶下行到喀纳斯河畔。河水在这里绕成了弯月的形状,所以被称为月亮湾。河畔有许多巨大的柳树,遒劲沧桑。河对岸则是许多的松树,仿佛是成群结队的士兵。河水中间是绿洲,蒹葭苍苍,野草葳蕤。夕阳照在河面上,整个眼前都是波光粼粼,金光闪闪。
沿着喀纳斯河畔行走,从月亮湾步行到卧龙湾。一路走来,杨柳依依,松柏叠翠,让人留恋忘返。喀纳斯,号称神的家园,不知不觉中,我们也做了一天的神仙。
我想,来到喀纳斯,我不虚此行,也不虚此生。
2014,9,1